RTO(蓄热式焚烧处理**废气装置)典型问题隐患排查指南2

2022-09-22 浏览次数:334

RTO(蓄热式焚烧处理**废气装置)典型问题隐患排查指南2

二、典型的问题隐患排查
 
  (一)废气预处理设计存在缺陷
 
  01
  企业提供的基础数据不全,导致预处理方式存在设计缺陷。
 
  《蓄热燃烧法工业**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》要求应根据废气来源、组分、性质(温度、湿度、压力)、流量、爆炸极限等因素,综合分析后选择废气处理工艺流程。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,企业主要提供较大废气处理量、VOCs较高含量,不能提供尾气具体的组成。
 
  如某园区内企业提供RTO设计依据为废气组分为甲苯和甲醇,VOCs较高含量为5000mg/m³,且具体含量未标明。因此企业在RTO设计时未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能产生二甲胺气体,在预处理系统中没考虑酸洗,只是在车间将废气冷却到10℃左右后,通过总管(DN600)进入碱洗、水洗塔后经引风机进入到RTO系统,这也就为后来发生的事故埋下了隐患。
 
  该企业于2021 年6 月3日开始试生产,RTO装置于2021 年6 月6日16:00发生爆炸,整个风机的蜗壳全部粉碎,所幸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事故调查显示,由于二甲胺易溶于水(沸点7℃),随着水中二甲胺含量升高及环境温度上升,二甲胺大量挥发,同时因引风机叶轮、蜗壳材质均为玻璃钢材质,虽然有导电涂层,但引风机对地电阻为无穷大,达到爆炸极限的**废气与高速旋转的风机叶轮摩擦产生静电,导致风机蜗壳粉碎性爆裂。
 
  02
 RTO安全设施设计有缺陷。
 
  (1)设计时未将可燃气体检测信号纳入RTO控制程序系统,当废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后,不能及时采取稀释、走旁通等应对措施,高浓度废气直接进入RTO炉体从而引发火灾、爆炸事故。
 
  其中部分企业只是在RTO控制程序界面上做了一个显示,且永远显示0%LEL。《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》(HJ 2000-2010)*6.5.1条,明确提出“进入热力燃烧工艺的**废气浓度应控制在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%以下,对于混合**化合物,其**物浓度应根据不同**化合物的浓度比例和其爆炸下限值进行计算与校核”;《蓄热燃烧法工业**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》(HJ1093—2020)*6.5.1条,明确要求“当废气浓度波动较大时,应对废气进行实时监测,并采取稀释、缓冲等措施,确保进入蓄热燃烧装置的废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下限的25%”。
 
  某企业的在线分析仪显示“Err”,因输出**过20mA,满量程后显示“错误”,但RTO控制界面显示为0%LEL。

 


lvyihb.b2b168.com/m/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: 21003690

联系人:高岩

联系电话: 13998607785